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彩带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 其他范文

最新月球之谜课堂实录汇总(十一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一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涵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本课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及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介绍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1)、激发兴趣

《月球之谜》一课描写了月球奇异的景色。对于月球上面的神秘之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精心制作了一套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2)、突破重点

《月球之迷》一课,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2、 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

《月球之谜》这一课的导言我是这样设计的: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及学习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同时,由课文第一段导入,既使学生重温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也为新课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揭示题目,板书)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好吗?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一)学习第二段和资料袋

1、(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引导学生观看录象,整体感知。

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月球景色的句子,想象月球上神秘的景象。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以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

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体验读书的快乐。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简直太不一样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出示课件)

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二)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针对这一理念,这一环节我采用“读→找→议→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6自然段。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月球之谜。

宇航员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发现了哪些未解之谜?

1、自己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2、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实验?仔细读一读,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这一环节让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决问题及遇到的困难。

3、汇报交流

4、课文的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5、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了没有揭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和进取的精神。

三、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同时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决心。

2、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

丰富自己的积累,感受诗句的优美

3、课后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月球资料。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四、总结全文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同学们和科学家们一样都对月球有很大的兴趣,有志气有决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会被人类开发和利用。

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齐读)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

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前猜谜(月亮)

2、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呢?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

3、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记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字或词做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用不同的形式。

3、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如:联系课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

4、学生互测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检查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提到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一听。相互评一评。

3、生汇报朗读。

(指名读)

四、指导写字

1、师范写易错、较难的字,如:

悬、奥、努等。

2、生练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⑴ 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⑵ 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⑶ 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⑷ 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解开?

是 否

向大家结识谜底,这个谜什么地方让人难以理解?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解开?

如果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资料。

四、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课后反思】

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深深吸引了我,他们爱思考,能想出还有许多他们想知道的问题,真了不起!

看来,大量的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这篇科普类文章,采用了登月行动的方式,把读书,答题作为奖励,激励学生,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三

【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第一段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与第二段中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突出了月球的奇异。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遐想,读中感受月球的魅力神秘,读中引导发现问题,激发对月球探索的愿望。

【学习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掌握“悬挂、遐想、奥秘”等词语。指导书写“临、奥”等。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3、能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教学构想】

一、出示月色图片,欣赏导入

1、小朋友,听着《春江花月夜》的曲子,静静地仰望着这轮明月,使你想起了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呢?

(诗人们望着月亮想象,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句。)

2、是呀,师范读引入:

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⑴ 自由读。指名读词“悬挂”“遐想”。

⑵ 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评:你读出了月夜的美。你读得特别轻柔舒缓。听了你的朗读,让人想得很多很多。)

齐读。是呀,仰望天上的明月,你还会想起些什么?产生哪些疑问呢?你们真会浮想联翩。让我们带着这些遐想呀问题呀一起来学习22课,板书:月球之谜,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读课文,遇到难读句子多读几次。

2、刚才老师巡视了一下,有的同学在句子旁边打上问题泡泡,还有的小朋友举手向老师提出课文中遇到的疑惑,真会读书

3、现在老师看看这些词语掌握得怎样了:

奥秘、努力、荒漠、细菌、水藻、一项研究、估计

⑴ 自由读,指名读。

⑵ 你对哪个词的理解有困惑?“荒漠”从字面上猜猜就是荒凉的沙漠,待会儿在课文中进一步深入去理解。看图理解“水藻”:生长在水里的澡类植物,如:水绵、谒澡植物等。

过渡:这一次读书我们又学会了这么多的新词,你们真了不起。

⑴ 现在请同学们用心地再一次去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提到了月球的哪些谜?

⑵ 随交流出示: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

读出了困惑的语气,你好象在对着月亮发问呢?这是人们站在地球上产生的月球之谜。

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指导朗读,这是人们登上月球后产生的谜。

三、板块一

自主学习月球世界。

这六个谜中,哪个谜已经解决了,找出课文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第一眼看到的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行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1、自由读,月球给你什么感觉?

(奇异、没有生命的世界、荒凉等。)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2、谁能联系课文的句子说说荒漠是什么意思?是呀,谁能读出月球带给我们的感觉。“满是、任何”读得好。

3、指名读。点击荒漠图。请看图,能把你感受到的再一次读给大家听吗?读到这里,有什么疑问吗?这也是一个谜,这又是一个谜,这还是一个谜。通过朗读课文句子,你们又产生了许多月球之谜,多好的读书方法!

4、(荒漠的月球上,阳光是怎么来的?)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地球──月球──太阳”三个星球的关系。

5、月球给我们的感受真的是那样奇异。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1969年7月20日,跟随着两名美国宇航员看看首次登上月球的情景吧!

宇航员阿姆斯特郎感慨万千地说:“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前进了一大步。”

四、板块二

自主探究令人费解的未解之谜。

1、人类登上了月球,看到了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在实验与探索中产生了这些未解之谜──引读:

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2、你对哪一个未解之谜最感兴趣,多读几遍。把你最感兴趣的谜读给你的同桌伙伴听听,或者和同桌讨论讨论你的想法:

随学情交流: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一下子都死了”多令人好奇。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是呀,这又怎能不令人费解,这就是月球带给人类的谜。谁还想读?)

4、出示:

再看看用植物做的实验的结果: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指名读。一旦”读得真好。继续交流。多么令人费解!讲得好,相信你读得好。看到这样的实验结果,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对这种实验结果产生的谜提出来。

5、刚才我们仅读了这句话,同学们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疑惑,可见月球的未解之谜仅只有这些吗?……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探索。下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新的谜团结合你们查阅的信息资料,举行一个探索月球奥秘发布会,与大伙儿尽情分享你的猜想、你的探索、你的收获。

五、书写

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田字格上要书写的七个生字,你认为哪一个字的书写需要给大家提个醒。

指导:临、奥。

六、作业超市

(选你喜欢的一个来做)

1、登陆《月亮网站》或者《天文探索》,结合资料袋,查阅你所最关注的问题。

2、搜集摘录描写月亮的诗句。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四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了解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另一个和地球关系密切的星球——月球。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课文题目《月球之谜》是什么意思?

生:《月球之谜》的意思是“月球的谜”。

师: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生:月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月球上有花草树木吗?

生:月球有那些没有解开的谜?

生: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

师:你们的疑问可真不少啊!(板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神秘”

师:确实,月球是一个神秘的星球。我们从小就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长大,对月宫里那只会捣药的玉兔和那棵美丽的桂树充满了美好的想象。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介绍的月球和我们的想象是否一样。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外,同学们已经按老师的要求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小黑板出示生字词)

师:请大家认真读这些生字词,看看在读音上有那些地方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读生字词)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遐想”的“遐”字,它的声母是“x”不是“j”。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项”的“项”字,它是后鼻音。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水藻”的“藻”字,它是平舌音。

……

师:说得真好。请大家根据同学的提醒,同桌互读生字词。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

(指名读、齐读、小组读、去掉拼音读)

师:请大家把这些生字朋友放进课文里读一遍,看看自己还认不认得它。记住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师:现在,老师请七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这些同学是否把字词读准确。

(生读课文)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认为双双同学读得好,因为她读得很有感情,读音也很准确。

生:我认为先贞同学读得好,因为他的声音很响亮,读得也很流利。

生:我认为天洪同学读得还不够熟练,因为他老是添字漏字。

师:同学们听得可真仔细,评得也很到位。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生读文思考,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的理解告诉大家?

生:我认为课文讲的是月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我认为课文讲的是月球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生:我认为课文讲的是月球引起了人们美好的遐想、月球的样子和月球没有解开的谜。

三、精读课文,感悟“神秘”

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然后在学习小组里交流交流。

(生读文思考、交流,师巡视,个别辅导并参与小组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读书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皓月当空的美景引起了人们许多美好的遐想。

(师板书:产生遐想)

师:是啊,“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师出示句子)“遐想”是什么意思?

生:“遐想”的意思是“想象”。

师:那么,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展开想象说一说:人们会产生哪些遐想?

(生同桌讨论、交流)

师:谁来说说?

生:我认为人们可能会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哪些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

生:我认为人们可能会想,月光为什么会那么皎洁呢?

生:我认为人们可能会想,在月球里生活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生:我认为人们可能会想,要是有天我能登上月球,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

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是呀,美丽的月亮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遐想。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读这一句话?

(生练习读这句话)

师:谁来试一试?

生:读这句话。

师:大家说她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读这话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这句话写的是夜幕降临时,皓月当空的美丽景色,我认为读的时候语气应轻一些、柔一点。(生读句子)

生:我认为这句话中的“高高的夜空”“皎洁”应该重读,突出天空的美;“美好”“遐想”应重读、延长,这样才能让人产生遐想。

师:你能来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这句话。

师:请大家模仿他的语气,边展开想象边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练习读句子。

师:现在,谁再来试一试?

生:读句子。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生:齐读句子。

师: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感悟?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月球上的尘土是否有杀菌本领是一个谜。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的生长情况不同。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月球的火山活动是否比地球早也是一个谜。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月球的年龄是否比地球大,这是一个谜。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古往今来,人们为了探索月球奥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师(板书:探索奥秘):人们为探索月球奥秘,付出了哪些努力?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

生:读课文,找句子,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

生:宇航员登上月球实地考察。

生:人们从月球中带回尘土做各种实验。

师板书:实验

生:人们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采回月球上的岩石进行研究。

师板书:研究

生:人们做了一连串的实验,可实验结果令人费解。不过,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师:是啊,月球可真神秘呀!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月球的未解之谜一定能解开的!只要大家努力学习,说不定将来你就能解开月球的谜呢!

师:你还读懂些什么?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月球是一片荒漠。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月球的景色十分奇异:那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的景色和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师:月球的景色这么奇异,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朗读这段话呢?

生:应该以惊讶的语气来读。

生:句中“黑沉沉”“却”“灿烂”应该重读,这样能突出对比,更能说明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只会反射太阳光的特点。(生读句子)

生:我认为句中两个“没有”和“任何”应该重读,更能让人了解到“月球是一片荒漠。”(生读句子)

师:很好!现在,就让我们以惊讶的语气,按大家的提示一起把课文第二自然段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师:看来,大家读得很认真,读懂的内容可真不少!让我们给点声奖励一下自己!

生鼓掌。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美丽的月亮使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人们不断去探索、发现它的奥秘(板书:→),使我们对月球这个神秘的星球有了更多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月球的神秘,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生字词。来,一起把词语读一遍。

生齐读词语。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田字格中要求我们掌握的生字,想想要怎么记住它,有哪些字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悬挂”的“悬”字,它的上面是一个“县”,下面是一个“心”。

师(范写“悬”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县”字只有两横,不要写成三横。在自己本子里写一遍。

生写字。

师:还有哪个字?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撒在”的“撒”字,写成“撤退”的“撤”字。

师:观察得真仔细!(范写。)

生写字。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水藻”的“藻”,它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洗澡”的“澡”字,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师范写。

生写字。

生:“降临”的“临”是左右结构。

师(范写):现在,请大家把你认为比较难的字写两遍。

生练习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抄写生字词三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3、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

附1:板书设计

22 月球之谜

产生遐想  →  探索奥秘

(实验、研究)

附2:预习要求

1、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认真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4、默读课文,写写自己的阅读体会,并思考:

(1)课文写了什么?

(2)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

5、提出不懂的问题。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五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主题网站、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

学生准备:学习网站、幻想画、神话传说、概念图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诗词网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词: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重点识记生字:悬、奥、努、估

指导识记、理解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开放点:关于生字词你还预习了哪些内容?

游戏:猜一猜

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三、品读感悟:

1. 梳理问题:对于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2、预设: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3. 预设生成: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可结合课外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汇报。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指导朗读:

(1)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2)指名朗读,生倾听、评价

(3)再读、练读

4、质疑、小结:还有什么疑惑?(自主答疑、解疑)

人类选择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登入主题网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四、巩固提高:

1、选读喜欢的自然段(全班接力读)

2、今日话题: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五、课后准备: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篇章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六

教学设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感受读书的快乐。

关于月球的问题有很多是目前人类无法解开的谜团,但我们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及阅读的过程,这才是语文课语文味的体现。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奥秘的兴趣。

3、运用想象、交流等方法,加深对月球魅力的感受。

重点难点:了解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引导学生感受月球的神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课前准备:月球表面照片;收集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古诗词。

第 一 课 时

一、字词学习

反馈预习效果,展示预习时学生预错或易错的生字,引导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二、导入课题

1、(出示图片)导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想象皓月当空的景象,小组内交流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

2、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月球之迷。(板书课题)。

三、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段

1、出示课件,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景色?

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

(二)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

1.四大组轮读课文3-6段,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推测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月球之谜的谜底。

3、小结、朗读。

四、课外延伸

1、课文的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2、请同学们课后再阅读和月球之谜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月亮相关的诗句等,我们下节课交流。

第 二 课 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听写词语

三、感悟月亮文化

1、播放《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四、拓展练笔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准备去做什么?

2、结合园地六中的习作,进行想象作文(进行课堂习作片段练习)

本文是一片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通过学习,孩子们已有了对于月球的大胆想象,如何在教学中为每一个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每一个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想象作文是一个既省时又能照顾全体的方法,同时也使教材整合,使教学的语文味更浓。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七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对象分析:本班学生好奇心较强,对科普知识兴趣浓厚,而本课可读性强,趣味性强,要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不难。但要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一定要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但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资料收集有一定得难度,因此教学中主要以小组的探究学习为主,重视学习的过程,培养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习惯。

教学目标:

1、教养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教育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约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2)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法、点拨法。

2、学生学法:小组探究学习法。

教学资迅媒体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数:共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回顾上节所学的内容。观看课件,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课件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主学习,了解月球景色的奇异。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后想想: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并用-----在书本上画称呼相关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出示课件:师:现在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参观一下月球,感受一下月球的奇异。观看后指导朗读。(二)小组合作,探究月球之谜。1、出示小组合作任务: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_____________;(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3)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汇报学习成果, 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3、师:除了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没有解开的谜,结合你们收集的月球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师先向学生展示几个从课外资料中收集到的月球之谜,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一)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独自思考: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在书上画线)2、(1)全班交流。(2)学生观看课件,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后感情朗读。(二)小组活动,探究月球之迷1、小组内认真读学习任务并合作完成。2、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成果。3、学生自由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月球资料和月球之谜。 1、课件出示月球环境录象2、课件出示小组合作任务3、展示几个从课外资料中收集到的月球之谜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三、拓展延伸 师: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假如有一天将一部分人移居月球上去,你觉得可以吗?说说理由,小组讨论。 学生根据从课外书上学得的知识,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通过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课外知识的能力四、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学生从课文中学则喜欢的词语进行积累并抄写。 鼓励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22 月球之谜 

景色奇异       实验结果          月球年龄 简洁、清晰的板书是课程重点的最好体现。更有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内化和理解。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八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讲的是人们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和各种谜团。它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异景色,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最大的特点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从生,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根据以往的经难,我们老师在上科普类的文章最易上成“科学课”。因此,为避免此问题的出现,在设计时我紧紧扣住“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科普知识渗透为辅”这条主线。

一、直击语言,重视积累。

在课之初,我从一轮明月,月的别称,关于你所知道的月亮的诗句导入新课。围绕月,让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理解,对“月”的认识更加立体、丰富起来。再说:“古往今来,面对的是同一轮月亮,你望着月亮想到些什么?”再引入古人面对着这轮高挂空中的月亮,产生哪些遐想?让学生去朗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由原来想象中的广寒宫等美好的景色与眼前所见到的景色的强烈反差中理解“奇异”一词的意思,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月球的“未解之谜”。

二、创设情境,领悟重点。

关于月球的三个未解之谜,在表述上十分平淡,但是一读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此,在让学生朗读及谈论哪些地方令人费解之外,我让学生讲述三个谜,将语言的品味、内化和运用有机结合,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也比较深刻地认识了三个谜,从而高效地实现意与文的兼得。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探索发现了月球许多奥秘,但也发现了新的未解月球之谜。你有哪些未解之谜?”老师的一句话,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里一下子开了锅,学生的思绪在无边的宇宙中尽情的遨游。

最后,我紧紧抓住孩子们探索月球奥秘的强烈心启发学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孩子们争先恐后:“我长大了要继续探索月球的奥秘。”“将来我想当一名科学家,到月球去探秘。”“我要……”这时我再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谜”字,从由月光引起的遐想入手,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写月球的诗句,再说说你知道的哪些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再读读课文中关于月球的疑问,然后说说你有哪些疑问,从而深入地理解“遐想”一词。情境的创设,优美的语言,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境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月球的欲望。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九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编选本文的意图是,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难点是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准备教学挂图和其他的与月球相关的图文资料.如果有条件,课前应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材料,可以是月球的图片,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也可以是描写月亮的诗句.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增加对月亮的了解.

2识字指导.在本课的认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悬"不要读成"xiànxián","遐"不要读成"jiǎ","努"不要读成"lǔ","藻"不要读成"zhǎo".在写字指导中,"幕"字下边不要写成"土",还要注意与"慕"区别字形;"临"左边不要写成竖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竖;"奥"上半部不封口.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个习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以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文中所写的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初知课文大意之后,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第一自然段是写人们对月亮的遐想,其中"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是个很重要的句子,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个句子及相关泡泡,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遐想,感受月亮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最后交流各自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是具体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的.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理清这些不解之谜提出的思路.比如,从把细菌撒在月球尘土上,细菌全死了的事实,提出了一个疑问:月球尘土是否有杀菌的本领从月球岩石和地球岩石年龄的比较,提出了两个星球年龄大小的疑问和对两个星球火山活动的猜测等等.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它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因此显得更神秘了.另外,省略号也使文章结尾具有了开放性,提供了师生交流搜集的月球知识的园地.教学时可以用"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啊,我们来交流一下搜集的月球资料,看看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之类的提问,自然地把资料交流和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资料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试着根据所交流的材料提出问题,以充分了解月球的情况,进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激发起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词句.

4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也有助于感受月亮的魅力.课后提供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熟读诗句,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做到熟读成诵.诗意以总体感悟为主,不要作过多过细的讲解.最后还可以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还要充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醒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要注意把自己觉得好的诗文摘抄下来.月亮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景象,描写月亮的诗句很多,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5要重视朗读指导.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读课文时特别要注意文中感叹语气和疑问语气的处理.同是感叹句,"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这个句子因紧接皓月当空的优美的景色描写,所以读起来语气可轻柔舒缓些.而"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这个句子由于上承好多件让人迷惑的事实,读的时候语气可以稍微强烈一些.同是疑问语气,第一段中的几个疑问句因为写的是遐想,可以读得稍显轻柔,甚至可以读出自言自语的意味.第三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中的疑问句表达的都是对一些现象的不解,读的时候语气可以稍重些.

四,参考资料

月球月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三十八万千米.它的平均直径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它的表面积约3 800万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面上山岭起伏,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名称,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是广阔的平原.月海有二十多个.最大的是风暴洋,面积约有500万平方千米.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月亮的称呼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外国人对月亮的称呼:古叙利亚人称月亮为"阿斯泰罗"女神;古罗马人称月亮为"狄安娜"女神;古希腊人称月亮为"阿尔忒弥斯"女神.

人类第一次登月活动美国宇航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之后,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成功发射载人登月的阿波罗飞船.四天之后,飞船经过长途跋涉,进入月球轨道,人类首次登月行动开始了.船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平台,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视几分钟后,挪动右脚,一步三停地爬下扶梯.5米高的9级台阶,他整整花了3分钟!随后,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而右脚仍然停留在台阶上.当他发现左脚陷入月面很少时,才鼓起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 这时的阿姆斯特朗感慨万千:"对一个人来说那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18分钟后,宇航员奥尔德林也踏上月面,他俩穿着宇航服在月面上幽灵似的"游动",跳跃,拍摄月面景色,收集月岩和月壤,安装仪器,进行实验和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探测信息.活动结束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上登月舱飞离月面,升入月球轨道,与由科林斯驾驶的,在月球轨道上等候的指挥舱会合对接.3名宇航员共乘指挥舱返回地球,在太平洋溅落.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钟.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一次历史性的壮举.

月球之谜举例

1月球的起源莫衷一是.对月球的起源,大致有三大派,但仍未定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46亿年前,与地球一样是宇宙的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另一些人则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从地球分裂出去的.然而,太阳神号几次带回的数据显示,月球和地球的组成成份大不相同.不少的科学家认为,月球在很多年以前,偶然被吸入地心引力范围,因而才意外地纳入地球的轨道.但也有人引用天体力学来反对这种说法.

2月球较地球古老.令科学家惊讶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有99%比地球上90%的古老岩石还要老.太空人携回的月球岩石,已被测定有43亿年至46亿年的历史,这已相当于太阳系的历史了.

3土壤比岩石更久远.美国太空人首次登陆的"宁静海",土壤的年代竟比岩石久远.据分析,两者相差10亿年之久.由化学分析显示,月球上的土壤并非由岩石演变,可能来自别的地方.

4受撞击会发出巨响.太阳神号在探月时,月球登陆艇和火箭返航时,都会撞到月球表面.但每次都会使月球像大铜锣或大钟一样响起来,阿波罗12号探月时,月球的回声还持续了4个小时,目前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解释这种现象.

5纯铁粒子不会生锈.宇航员们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品中,都含有纯铁的粒子,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纯铁粒子并非来自陨石.有专家报导,这些纯铁粒子带回地球后,好多年都未生过锈,纯铁不生锈在科学界还是破天荒第一次遇到的事情.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十

【教材解读】

月亮对于孩子们说是熟悉的,但关于月球的知识,孩子们知道却很少。孩子们对于研究月球很有兴趣。《月球之谜》这篇课文非常有趣的向大家介绍了月球的知识。作者首先运用了优美的文字,拍写了皓月当空的美丽景色,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体现了月亮的神秘,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接下来课文写出了人类首次登月时看到的奇异的景色。这一描写与第一自然段中皓月当空的美景形成了对比。之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此外,作者巧妙地运用疑问和感叹句,更加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第七自然段运用了一个省略号,使文章具有了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最后,课文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课文的结尾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之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的愿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月球相关的知识了解得较少,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科学的奥秘,爱动脑筋,喜欢问为什么,愿意动手搜集资料,更具有极大的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因此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会很感兴趣。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因此设计结合搜集到资料的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还要认真探索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醒他们在阅读中要注意把自己觉得好的诗文摘抄下来。积极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掌握“夜空、降临、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极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月亮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深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曾激起诗人多少感慨,写下多少千古流传的佳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呢?能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和诗句,主大家欣赏和诵读好吗?月亮在诗人的笔下是那样的美好,在人们的眼中又是那样的神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22课月球之谜,共同来探索月亮的秘密。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书空课题。大家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2、读后标出自然段。

3、学生汇报。

4、小结:

通过自读课文,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课文具体介绍了月球的哪些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就分自然段学习。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那神秘的月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动笔画出你认为描写最美的句子。

⑵ 你认为哪句话描写得最美?

⑶ 课件出示句子。理解“皎洁”、“遐想”。

⑷ 让我们一起看看明月高空挂的景象。

(课件出示)

⑸ 指导朗读。

⑹ 仰望清幽的月亮,人们产生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⑺ 面对神秘的月球你会产生哪些美好的遐想呢?请你试着运用书中这样的疑问句式来说一说。

⑻ 总结

是呀!古往今来人们对月球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为探索月球的秘密,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么究竟月球是什么样子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谁愿意给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大家一边听一边想,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⑵ 出示课件:

月球真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如果能亲眼目睹该多好哇!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师带你们登上月球去看一看。

⑶ 指导朗读。

⑷ 积累词语。

3、学习3~7自然段:

⑴ 我们说月球很神秘,它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它有一些不解之谜,课文都写了哪些没有解开的谜呢?请同学们默读3—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⑵ 学生汇报。

⑶ 理解“费解”。

⑷ 文中第七自然段运用了一个省直机关略号是什么意思?

⑸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4、学习第8自然段:

⑴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⑵ 总结写作方法。

四、总结全文五、教学资源

1、古诗句:

⑴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⑵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⑷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⑹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⑻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占湿。

2、人类第一次登月活动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船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平台,他小心翼翼地将左脚触及月面,当他发现左脚陷入月面很少时,才鼓起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这时的阿姆斯特朗感慨万千:“对于一个人来产那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之后奥尔德林也踏上月面,两个人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一次历史性的壮举。

3、课件。

4、学生搜集资料。

月球之谜课堂实录篇十一

教材解读:

月亮对于孩子们说是熟悉的,但关于月球的知识,孩子们知道却很少。孩子们对于研究月球很有兴趣。《月球之谜》这篇课文非常有趣的向大家介绍了月球的知识。作者首先运用了优美的文字,拍写了皓月当空的美丽景色,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体现了月亮的神秘,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接下来课文写出了人类首次登月时看到的奇异的景色。这一描写与第一自然段中皓月当空的美景形成了对比。之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此外,作者巧妙地运用疑问和感叹句,更加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第七自然段运用了一个省略号,使文章具有了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最后,课文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课文的结尾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之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掌握“夜空、降临、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极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运用想象、资料交流、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2.学生课前收集并整理、阅读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名句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月亮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深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曾激起诗人多少感慨,写下多少千古流传的佳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呢?能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和诗句,主大家欣赏和诵读好吗?月亮在诗人的笔下是那样的美好,在人们的眼中又是那样的神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22课月球之谜,共同来探索月亮的秘密。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书空课题。大家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2、读后标出自然段。

3、学生汇报。

4、小结

通过自读课文,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课文具体介绍了月球的哪些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就分自然段学习。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那神秘的月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动笔画出你认为描写最美的句子。

⑵你认为哪句话描写得最美?

⑶课件出示句子。理解“皎洁”、“遐想”。

⑷让我们一起看看明月高空挂的景象。

(课件出示)

⑸指导朗读。

⑹仰望清幽的月亮,人们产生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⑺面对神秘的月球你会产生哪些美好的遐想呢?请你试着运用书中这样的疑问句式来说一说。

总结

是呀!古往今来人们对月球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为探索月球的秘密,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么究竟月球是什么样子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谁愿意给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大家一边听一边想,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⑵出示课件

月球真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如果能亲眼目睹该多好哇!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师带你们登上月球去看一看。

⑶指导朗读。

⑷积累词语。

3、学习3~7自然段

⑴我们说月球很神秘,它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它有一些不解之谜,课文都写了哪些没有解开的谜呢?请同学们默读3—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汇报。

⑶理解“费解”。

⑷文中第七自然段运用了一个省直机关略号是什么意思?

⑸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4、学习第8自然段

⑴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总结写作方法。

四、总结全文五、教学资源

1、古诗句

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⑵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⑷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⑻秋空明月悬,光彩露占湿。

2、人类第一次登月活动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船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平台,他小心翼翼地将左脚触及月面,当他发现左脚陷入月面很少时,才鼓起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这时的阿姆斯特朗感慨万千:“对于一个人来产那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之后奥尔德林也踏上月面,两个人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一次历史性的壮举。

3、课件。

4、学生搜集资料。

标签:最新 月球 之谜 课堂 实录 汇总 十一 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