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彩带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 其他范文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作者简介(通用4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作者简介篇一

首先阅读此书的目录可以整体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框架,从卷一“精神之痼疾”究自身之困境、找寻病根,卷二“淡看身外之物”淡看命运、财富、权力、荣耀、福祸,卷三“幸福之所在”看透幸福的外形、找寻真正的幸福,卷四“掌命运之舵”明辨善恶、掌握命运,卷五“理智的神圣光辉”展示人的理性与神圣理智的关系。从目录就能了解到本书是讲述如何从人生的低谷走出,掌握自己的命运,追寻幸福的真谛。

一本杰出的著作离不开一位杰出的作者,没有人生的磨练也就不会有要掌握命运的呐喊。波爱修斯,公元6世纪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生于罗马的贵族之家,祖辈尊贵显荣,曾出现过两个西罗马国的皇帝,以及许多许多执政官。他的父亲是奥多埃塞王朝的重臣,曾任罗马执政官。波爱修斯本人也贵为宰辅、荣任元老,不仅得到东哥特国王的信任,而且颇受罗马百姓的拥戴。他的两个儿子也于公元520xx年双双当选罗马执政官,可谓显赫一时。以此可以评论他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波爱修斯毕生都致力于对于优秀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学的保护工作,他将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作品翻译成拉丁文,被后世称为拉丁教父,不得不说对古典哲学的保护,也为他对哲学的见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最后将其哲学的智慧融汇在《哲学的慰藉》中,也被后世评论为杰出的哲学家。

如果波爱修斯的一生始终是处于荣耀中,那么也就不会有《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了,他的成就也会止于此。然而在公元520xx年,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以“叛国罪”将波爱修斯拘禁,一年后执行了死刑。当然“叛国罪”只是诸多原因的借口,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不仅是他本人,还有他的同事亚尔比努、岳父西玛古斯以及教宗若望一世,可见其中还有宗教的原因。这种人生的苦难让波爱修斯一度沉陷于对善不得始终,恶不受惩罚的抱怨中,也是《哲学的慰藉》中第一卷“精神之痼疾”的写作背景,之后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第四卷“掌命运之舵”中阐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至善,而恶相比于善是何等的弱小,行恶者是向邪恶屈服,将自己降低到动物的等级。

在文中,波爱修斯不断表现对人生境遇的质疑和思考,谈及到了命运、幸福、财富、权力、荣耀、善恶、公平、机遇、自由意志、理性、神圣理智等众多人生命题,并给与解释,其中的严密的内在逻辑和推理虽然是借哲学女王之口言明,但就是波爱修斯的哲学观,以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表达了柏拉图式的主题:引领灵魂由漂泊流离到返回家园。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文中波爱修斯想要表明的重要命题。一个遭受人生挫折,无论是小的磨练还是生死攸关,都会让人迷失在痛苦之中,看不清前路,更不会奢望幸福。像波爱修斯这样从荣耀显赫的人生高峰直接跌落成阶下囚的不在少数,而能从中看透、走出迷茫、甚至得到心灵的解脱的却是凤毛麟角,从历史的进程可以了解到,这些人都是拥有强大意志、智慧高超的大能人。想要推理出幸福的本质,波爱修斯采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推理方法。他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幸福能够让人得到满足。首先看透幸福的外在:财富、荣誉、权力、荣耀、欢乐。“你算在私人财产里面的,没一件是属于你的。„„并不是因为它们成为了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所以它们才宝贵;而正是因为你认为它们宝贵,所以你才会把它们算到你的财富里面。”财富“和人类的卓越品质相比较,它们还差的很远”,财富只是一种累赘罢了。“财富并不能让一个人感到满足和圆满”,反而使人患得患失,“结果却是它让人有求于他人”。因此财富不是幸福的本质。同样的逻辑推理,官位和尊荣很难恒久,“但凡自身没有尊荣可言的东西,那么在使用者眼里,它自然会一时受到推崇,一时受到冷落”;权力让人不得安宁,“权力固然可贵,不过结果表明,它连自身都难保”;赞赏、美誉来自于缪赏,“对于一个精明的人的自我认识来说,又有哪些帮助呢”;至于肉体的享乐,“渴求它吧,又心怀不安;满足之后吧,又感到充满缺憾”。总而言之,这些都只是幸福的外在,是虚假的幸福。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的最后几章,波爱修斯阐明真正完美的幸福,能给人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真正完美的幸福就是至善,也就是,至福=至善。这似乎是一个普通人也能明白的道理,但是又是许多人都看不透也不想承认的道理。在行善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到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这些感觉给与心灵的美好,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生成。反之,当人行恶时,会感到不满足、无力、唾骂、坏名声、不快乐,也许有人会说,行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在为恶中会感到快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行恶不就和行善相同?恶不也等于幸福?当然,所有具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所以,只有善才是幸福。

至于幸福在哪里?波爱修斯论证了“至高的神里面一定栖息着真正的幸福。”这也是当时的哲学所无法避免的命题。神是至高的,一切哲学命题的最终都将与神联系在一起,这也注定当时的哲学在探究世界的本源的时候必然滑向唯心主义,同时其他相关的命题也就是错误的论证,无论其逻辑推理再严密,前提是错误的,那结论只能是谬论。尽管波爱修斯试着不用基督教教义,而只依靠自然哲学和经典的希腊知识去回答宗教的问题。用亨利·查德威克的话来说就是:“‘慰藉’与是否信仰基督教无关„„这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同时也是基督教教徒所著的书,但这不是一部宗教书。”所以,这本书到底还是一本哲学书,承袭晚期古典哲学,开启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先河。

《哲学的慰藉》除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有一首首高雅且格律优美的诗作。虽然每首诗都很短,并且这些诗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说明每一章的命题,起到引出命题,更多的是总结和深化命题,但是这些诗还是具有丰富的意象,以及深刻的哲理,有些诗篇甚至受到后世诗坛名匠的推崇,包括但丁、薄伽丘、乔叟等。选取其中一首的片段(卷一·精神之困境,五、我的困境):啊,制定诸星圆周轨迹的人/高高坐在您那恒久的宝座上/策动旋转诸天的人/用您的法规固定着纷繁的星体——/例如,月亮时而盈满,明灿灿地/映照着太阳兄长的万丈光芒/令众星相形见绌/时而又临近苍白的日神/失去了色彩,呈现出暗淡的面目。在古希腊古罗马,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往往知识渊博,在数学、物理、逻辑等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波爱修斯的这首诗揭示出的天体运动规律已经接近现代天文学,相似的哲理揭示在文中的很多处都有体现出。这首诗整体是为了表达波爱修斯因为人生挫折而迷失,失去了往日追寻知识、追寻哲学的信念,诗的前部分是列举了众多的哲学知识,后部分是表达对自己人生困境的倾述。优美的诗作、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让深奥的哲学变得平易近人,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扩大了阅读人群的范围。

此书虽然写于公元6世纪,距今超过1000多年,但此书的影响力却超脱了时间,被评为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也是最后一部堪称经典的西方著作。尽管因为写作于古罗马时期,此书有一定的历史的局限性,但是能够传承如此之久,必然有其杰出的一面,阅读此书给与我心灵的力量。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作者简介篇二

“类似爱情的,他们是彼此的病症和痛”,夏宇在《上邪》里把爱情形容成一种病症。的确如此,世界上有一种因爱而生的病叫失眠,有一种失眠的病叫作神经病。恋爱的人经常不分昼夜不眠不休地焦虑、绝望、嫉妒、感到幸福缺失,这种充满挫折感的强迫性精神官能症会让人想不开或者只在一处想,患者极易病入膏肓。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通过《哲学的慰藉》告诉人们的,是一种灵性、反讽、优美、欢欣、安乐的养生术,而非在意识形态的迷雾中穿行的激情。因为对于病人来说,激情实在是一种类似崩溃的东西。他在此想要传播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对自我的一种把握和判断——是对人们各种心理病痛的慰藉,包括爱情这种普世的疾病。

下文仅谈谈自己的联想,若你要想得到的是治疗,不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是感受不到效果的存在的。

你的爱情不是常识

苏格拉底在世人眼里是个与世不合的疯子,因为他破坏了一种叫做“常识”的规矩。不管是否敢于承认,这个时代的爱情选择难以避免地陷入常识的陷阱。就像德波顿总结的,常识以为拥有财产和权力就是幸福,因为大多数人都这样看,不这么看就不受人待见。我们终究是害怕被大多数人排斥和鄙夷的。

因此人们对爱人的选择有了趋向性:男人选择简朴、无才的女人做老婆,选择美丽、聪明的女人做红颜知己;女人选择英俊、浪漫的少年谈恋爱,选择优秀、稳重的白领当老公。这种选择趋向仅仅是出于人的天性,是为了被世俗广泛认可和喜欢,是为了受人喜欢选择习惯性地精神懒惰。

这种常识在爱情中的运用无疑是愚蠢的。选择了全世界对你的喜欢,却忽视了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喜欢;你的爱情故事里,难道别人的选择比自己的判断更为重要?一旦如此,是否意味着你的爱情也将成为众人的爱情?

别拿爱情当炒股

德波顿选择伊壁鸠鲁的快乐起点说来剖析幸福之道:分清楚自然性和必要性,快乐不在于欲望的实现而在于欲望本身。爱情升华的快乐和股票升值的快乐是截然不同的。

投资股票时,人人都欣赏一支绩优股而不是垃圾股,但是欲望支配的的权衡法则完全不适用于爱情,它依赖的是一种精神态度而不是掘金法则。对爱情而言,自然而必要的是真诚、自由、宽容而不是斤斤计较抑或投机取巧。炒股票也许能带来豪宅、饕餮,但之于爱情这不过是自然而不必要;也许能带来名望和权势,不过这两个词在爱情字典里完全不自然也不必要。

炒股票和爱情都让我们焦虑,都让我们觉得冒险。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我们在爱情中渴求的不过是大风大浪中的一双扶持的手而不是大富大贵、金银财宝。

假如你怀疑自己爱情的未来,不妨也顺着伊壁鸠鲁的快乐学说探索下去,迎着焦虑走更加坚定地投入去爱,相信爱为你做的抉择,让“坏事”坏到底。爱情不是股票,豪赌完了就算伤痕累、累精疲力尽至少你的心不会一无所有,有故事永远在你心里留下;而股票留给你的只是一双眼:势利眼和缺心眼。

不要把自己当老鼠

塞内加说,人对有准备的挫折承受力最强,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德波顿指出这种受挫带来的痛苦是由于人们过度理想化的乐观。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抱着悲观、绝望、逃避的态度去面对爱情呢?我的答案是不要把自己当老鼠,否则你一定会被猫吃。

个人能抱着怀疑的态度相信悲剧发生的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事情远远没有你想得那么好,当然也没有那么糟。你不必带着一双痴样永远置身幻觉的眼睛把每一个爱人当作微服到你生命的神,你不是在享受恩泽;但也大可不必担惊受怕在感情里扮演一个畏首畏尾总是担惊受怕的角色。伟大领袖教育我们“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妈妈在饭桌上告诉我们,想喝汤就不要怕被烫着。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假如你是真心不计回报的付出,那么就算因此倾家荡产又怎么样呢?你完善了灵魂,怎能还将身外之物当作盛纳的花瓶?

同样请不要将此误读成义无反顾的向前冲,真正高明的态度德波顿早已概括,我要去拥有这一切,不过我与它们保持距离,不作指望于是一身轻松。

你不是人鱼公主

没有几个人能够像蒙田那样吐露真言:“凡是能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就没有不人道的"。德波顿同样不否认缺陷存在的意义,他认为缺陷会带来痛苦也能带来慰藉。

可是对待缺陷最好的方式绝对不是憋在心里,而是公开地说出来。

《暗恋桃花源》式的爱情固然唯美,缄默的爱情也许能让渴望爱的心学懂诗意的栖居,留下更多绽放奇光异彩、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更情愿爱情的忧郁气质是一种信仰的装饰,而不希望真正失落。不被对方认可的爱情是很卑微的,你把它当作自身的缺陷对待讳莫如深。

但不要忘记,人鱼公主最终化作了泡沫,王子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曾经被这样深爱过。

哲学家终其一生潜心地研究并非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懂得更多,他们的渊博是用来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要让人获得快乐。同样的道理,爱情是为了点一盏灯带来温暖,温暖自己更温暖别人。

像蒙田那样吐露真言,至少你会看到笑意顿然溢出了你爱的唇角,也许这一刻连世界都会开始微笑。

爱情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创造是孤独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爱情论调,只不过是道貌岸然者的假笑,一帮酒徒和美女,让所有求知者满怀热忱而来,浑浑噩噩而去。作为一个哲学的门外汉,我上述的通俗感受远远不能概括这其中普世、永恒的真理,也谈不上治疗爱情的顽疾。但我想引用哈姆雷特那位朋友说的话作结,这个广大的世界同样不是你可怜的哲学所能想象得到的。哲学想要教会我们的,恰恰是对任何事物都宽厚平等地看待,因为真实的人生是多元的,远非我们设想的那样脸谱化。

在爱情里,所有的哲学和法则都只是托词,这条路明明每个人都在行走,却不会有人看得见脚印;大家看见无数堵墙,却熟视无睹。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作者简介篇三

现在手头正在读的是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

人变得很懒。不愿多想,更不愿多写。暂且抄下一些精妙的句子,稍加评论。既可以帮助自己concentrate,也有助于思考,岂不是一举两得。

关于哲学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他们如果聚集在一场大型酒会上,不但互相话不投机,而且很可能几杯酒下肚就要拳脚相向),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貌略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人以群分,把这一小群人归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

括号里面的话从来就不是无关紧要的。相反有时还是最重要的话。比如上面的一段文字中,我最为欣赏的便是括号里的一句。这是多么有趣的想象。我相信,如果有这么一个酒会的话,设想的结局便是必然的。

关于哲学的本质,他认为是“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对此,我深有同感。一个生活幸福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哲学家的,所以有人说苏格拉底成为一个哲学家是因为他有一个泼妇似的老婆。痛苦的婚姻有时会造就一个哲人。当然人生的痛苦有多种,不仅仅限于一段不美满的婚姻。面临人生各种巨大的痛苦,人何去何从?该怎样才能给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我想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哲学或宗教。二者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凡人各种安慰,而这安慰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将人世看透而产生的一种“悟”,是更智慧的人生。

关于苏格拉底,

“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而且他的自信不仅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者匹夫之勇,而是来自于更深层次,根植于哲学的源泉。哲学给苏格拉底以坚定的信仰,使他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

是啊。人什么时候能超越世俗,才是最自由最无畏最自信的状态。

关于常识和社会规范,

“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观念,应该相信什么,如何待人接物,否则就会遭到怀疑,不容于众。这些社会规范有的是用法律条文明文规定,更多的则是在一个庞大的伦理和实践的判断体系中本能地遵循的,这个体系叫做“常识”,它命令我们穿什么衣服,采用什么样的理财标准,尊重什么样的人,遵守什么样的礼节,以及过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如果对这些规范提出疑问,就会被视为怪异,甚至故意挑衅。常识之所以被悬搁起来而不容置疑,是因为人们把它的判断都视为天经地义,不必加以审视。”

这段话理论上说来不难理解。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识和习俗,也不难感慨所有社会人的不由自主。每个人身上都深深地烙上了社会和时代的烙印,想摆脱都不可能。不过这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了一大堆(我儿子的常用词)古希腊人的常识规范。而这些常识规范,如祭祀,蓄奴,尚武(专指男人,女人是排除在政治和公众生活以外的),虽然怪异,到现在已演变成了“知识”。但正是现代人心里感觉到的这种怪异,使我们开始置疑各种现代社会的各种常识。若干年后,它们也会变成怪异的知识。

关于他人的评价,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业绩或性格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

“我们似乎被一种相反的倾向所折磨:每个人的话都听,每一句不中听的或是嘲讽的意见都足于使我们心烦意乱。我们不能反思一个最主要也是最令人宽慰的问题:这些阴暗的指责的依据是什么?”

苏格底:“好意见出自对事物有所理解的人,坏意见出自对事物缺乏理解的人。”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作者简介篇四

如果让你为自己的快乐列份需求清单,上面会有些什么呢?是否写着有房有车,拥有diorprada,小资小调,名望权势... ...拿着这个问题去问了几个朋友,给出的答案中物质需求均是极重要的条件,却少有提及精神需求。

精神的需求在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已可怜到被遗忘的地步。

和朋友谈论到自己喜欢崇敬的教师教授思想如何如何,经历如何如何时,换来的总是不以为然。“博士、教授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如初中毕业的农民企业家。”这样的回应总是把我整的哑口无言。人价值的取向本该多元,而如今经商做官是大家眼中最具成功的人士,也是最快乐的。

《哲学的慰藉》第二部分,阿兰·德波顿提到了伊壁鸠鲁和他的思想。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说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并不知道真正能使我们感到快乐的是什么。

一次和朋友在看时尚杂志,朋友指着印有奢侈手表的那页说,如果有了这个就说明一切了吧。“啊?!不能说明什么啊,不是钱多没地方用,就是无聊的暴发户。有这钱不如搞慈善去。”然后是几秒的沉默... ...

你买江诗丹顿可以,买浪琴也不错,重要的是喜欢适合自己。物质拥有的快乐是无止境的,你有能力买欧莱雅,就会想去买dior。在dior marketing工作过的朋友告诉我,这些东西的成分其实一样。价格的差异在于广告包装和品牌定位,而有的人就是有钱喜欢买贵的,中档高档的区别只是面对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罢了。用大宝觉得效果好何必偏要买dior呢。

德波顿在书中说,如果我们生性不是那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广告就不会这样时兴。被某种商品的广告包围时,我们可能就会突然说:我想要那个东西。但是假如我们没有看见这个广告,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觉得需要它。卢克来修说了“人们是凭道听途说,而不是凭自己的见证产生需求的”。实际上我们很难弄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大家削尖了脑袋买这些广告杂志上的东西以此来标榜自己,从而获得快乐快感。可这些快乐是长久的永恒的吗?对物质的过分渴望只会让本可满足的人不能平静,往往还导致痛苦。

你可以有更多的钱,但那不一定意味着你可以拥有更多的快乐。在快乐与金钱的关系上,伊壁鸠鲁告诉我们,一开始,你拥有越多的钱你就越快乐。之后,金钱与快乐的联系逐渐的分离了,即使你拥有的钱再多,你的快乐水平也仍然停止在原处。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

物质和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协调的产物,能忠于自己的理想又拥有很多金钱,是太难的事,我们只有学会选择和协调。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品尝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我们往往在追逐物质的路途上丢弃精神快乐,而在拥有物质后再用金钱去填补精神的空虚。而那些用物质换来的精神文化享受早就充满商业细胞。人们就这么周而复始的循环着。

就财富收入而言,真正的收入并不单单是物质,除了金钱还该包括闲暇时间和受人尊重的程度。以此来算,两个大学同班同学,一个整天在4a公司忙,一个在大学教书育人,他们的收入总分高低是显而易见的。

伊壁鸠鲁开的快乐需求清单是1.友谊2.自由3.思想。

德波顿给的是1.茅屋一间2.友谊3.避免有上级、受恩惠、勾心斗角4.思想5.贝里尼的《圣母像》。

“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你的快乐的需求清单上是些什么呢?

p.s 德波顿在书中共谈到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6位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应着与世不合的慰藉、缺少钱财的慰藉、受挫折的慰藉、有缺陷的慰藉、伤心的慰藉与困难的慰藉。个人觉得哲学是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眼光,用于慰藉,未免让人觉得哲学如同生病后的心理理疗... ...

标签:哲学的慰藉 哲学 学的 慰藉 读后感 作者 简介 通用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