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彩带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 其他范文

2023年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12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一

我非常欣赏刘铁芳的一段文字:“人的内心许多时候是需要安顿和留恋的。比如怎样当老师,今天一个观念,明天一个口号,就会给人带来一种迷失。我们今天什么文化都好,什么新名称、新旗帜、新口号都来了,人人都求新,却失去了厚重的根基„„”

这就让我们语文老师无所适从了,到底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才是好老师,才是创新的教师,才是“保持本色”的老师,才是“葆有本色”的老师。我们常常说这样的一个名词:那就是生命在场。换句话说,那就是学生必须在场。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的评价,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态度、学生的性情、学生的评价。所以,一个被广学生普遍接受的教师,基本上是一个“好”的教师了。

那我们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我们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教师,这个问题你考虑了没有?今天上课,我在班里做了一个“给教师提一个建议,给语文教师提一个建议”的问卷调查。现结合调查结果,来说说“好”(语文)教师的几个关键词。

在电脑上非常轻易地打出这四个字,但我知道,我们的学生有90℅给老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常常这样想:一个老师能够不人云亦云,独特富有创造性带领学生取得好成绩,这里面是不是缺了很多的东西。最主要的东西便是:敬天爱人。我们面前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可复制的存在,是一个个不容忽视的个体,是每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全部。面对这样的学生,正如我们学生所说的:做老师不能太绝了!!一个“绝”字,爱心荡然无存。“绝”字当头的师生关系是可怕的,即使你的成绩是最高的,可你在学生的心里的地位可想而知。当然,以上的文字只是针对部分老师或老师的部分行为来说的,不能否定全部,但他(她)给了我们启示,把我们的学生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我们可能做不到“悲天悯人”,但是我们可以给任何的一个学生以善意的微笑;我们可能做不到给每一个学生善意的微笑,但是我们可以管住我们的嘴不说出任何伤害学生自尊的话语。不要把诸如“你啊,也就这样了”的话语放在嘴边,你要知道,这样的语言多了,你就形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是挖苦。

这是一个刚转来的学生,给老师的建议。他写道:教师应该以身教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万不可“己所不欲”或“己所欲”施与生。是啊,行动是行动的指南。在一切庸俗的行动面前再美丽的文字也是泡影。我们老师身体所传达每一种声音,都会在学生的行动中留下回响。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回响啊!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你的身体要传达:敢于说真话,敢于说较真的话,敢于说独特的话,这一切切的表达,都指向了一个词语,那就是真实。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你的身体要传达:对任何问题都要葆有期许,期待一个美好的出现,而不是在庸俗、无奈、彷徨、随波中淹没。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你的身体要传达:走进任何的事物,要带着“三只眼”。一眼看物,一眼看物中实,一眼看实中物。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你的身体要传达:享受当下。所谓的当下,就是人生。千万不是抱着“学生要长大成人”的旧观念不放,学生现在就是人,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什么给将来打好一个什么好的基础,只有充分享受拼搏、只有充分享受

着这种拼搏的艰辛,才能充分的享受人生的当下。其实,说白了你给学生的期许,过于渺茫。考高中,少一分要交2千元,把一切的努力变成了白费。四年的美好期待,四年的努力拼搏变成了金钱来衡量,这个世界变得疯狂。与其,学生日后的气急败坏,不如变个角度,告诉他(她):享受初中四年的美好,享受初中四年拼搏,你的人生变得非常有意义。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你的身体要传达:诗意生活。我们教师其实很平凡,说白了,和别人也就是职业的不同而已。千万不要拿着“伟大”来禁锢自己。你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应该是苦行僧的角色,你首先是一个对生活葆有热情的人,会生活、诗一般的生活。你还必须是一个“佛者”,对人生的无常与艰辛,过后,报以微笑。

以上,没有过多地讲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教学层面的问题。我想,只有做到了以上的两点,在人格上你已经引导了学生。你和你的学生都走在一条共同面对的路上,彼此不孤单,痛苦有人分担,幸福有人分享。做这样的教师,是一件幸事。

忽然,想起了3年前写的一篇《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归属》的文章。我改变我的观点,语文教师的归属,不应该变来变去,唯有葆有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本色,才能“旧中折射新锐”。

1、做一个有才情、有诗意的语文教师,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2、做一个会生活、感悟生活的语文教师,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本色。

3、做一个懂感情、用感情的语文教师,让真情为课堂注彩。

4、做一个懂历史,讲文史的语文教师,让历史人物活在课堂。

5、做一个关注人类心灵世界,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语文教师,让语文课堂充满哲思。

6、做一个会想象并让学生思维的语文教师,让课堂充满奇思妙想。

7、做一个知道有所为,知道有所不为的语文教师,让课堂达到最高境界。

8、做一个勤读书、勤写作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

9、做一个敢批判、敢创新的语文老师,让学生能够感知到你的存在,并能影响学生去批判、去创新,去真实的存在。

10,做一个知道语文是什么的语文教师

把以上10条重新梳理了一遍,眼前急速闪现过去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也许,我永远走不出10条给我的樊篱。但是,如果我和我的学生能在其中,学习而有所得、生活而有所获,我愿意老此一生。

时间不早了,我那宝贝儿子,不知什么原因,在哭。有时候听到他的哭,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你能感知到真正的拥有。同一个道理,你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你真正拥有你的学生吗?

明天,要去听刘良华教授的报告,心里在期许,他应该如我所想,是一个有职业操守、学术为业的人。他的语言会出乎我的意料,给我以震撼,让我看到我的未来。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二

经常会看到:要上课了,语文老师匆匆忙忙地拿过课本和教参,粗略地浏览了几遍之后,在教参上圈圈划划,找到了“重难点”,然后,大步流星地奔向了教室;要出公开课了,老师不是先沉静下来研读课文,而是查教参、上网查名家教案,或者直接向教研组经验丰富的教师发出“求助”的邀请:我可是代表咱们组出课,大家可要帮我备课!

经常会看到:要上课了,语文老师匆匆忙忙地拿过课本和教参,粗略地浏览了几遍之后,在教参上圈圈划划,找到了“重难点”,然后,大步流星地奔向了教室;要出公开课了,老师不是先沉静下来研读课文,而是查教参、上网查名家教案,或者直接向教研组经验丰富的教师发出“求助”的邀请:我可是代表咱们组出课,大家可要帮我备课!

以上,在我们的语文教师里面,恐怕还不是少数。新教师有之,从教数年的老教师亦有之。

匆忙地备课后,经过试讲,教师才真切地感受到:课堂分明是在走过场,仅有的是形式,全无文本内容的探究和学生学情的关注。教师好象是一位调度进度的总指挥,而学生则完全是没有思想的木头人,毫不情愿地被那位高高在上的指挥驱赶着,前进着。下课时,教师自豪地宣布,胜利到达目的地。但其实作为课堂真正主人的学生,却收获甚微,甚至一无所获。这样的课堂何来有效,师生的生命在这样的消磨中度过!!

那么,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备课呢?

文本:想让学生喜欢她,自己就要先爱上她。我喜欢,在静静的夜晚,捧起课文,把自己放得很低,想象成我就是我的学生,由无知地初读,到细细地品读,再到爱不释手地诵读。让自己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书当中,在一点又一点的发现当中,慢慢地喜欢上这篇文章,慢慢地爱上她。在你带领着学生们去走进她之前,请你先问问自己,你是否喜欢她,你是否真的喜欢她,你是否真的非常喜欢她。如果是,那好,去带领你的学生们继续一起去发现她的美好吧。当然,对于同一个文本来说,每个人的解读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对于那些早已过时,没有了时代意义,索然无味,大家都不喜欢的文本,我们可以跟它说“不”!干脆,把她打入冷宫!当然,我们总要顾及那“必须的妥协”,对于基本的字词,知识要点等基础知识,如果它涉及到考试,我们还是要去落实好的。只是,我们还要思考,是否有一个更加合适的文本可以替代她的位置?我想,我们完全可以从更加广阔的课外,由师生一起去寻找,然后拿到我们的课堂上分享。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情形下,在教材自主选择的今天,我们的眼睛除了应接不暇地看到纷繁的文本之外,还必须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和善于分辨的眼睛。毕竟,城市与乡村有差异,沿海与内陆有差异,连今天和昨天都有差异,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的教材,重新建构新的教材体系,呈现给学生最适宜今天的他们的教材。

延伸:让生活成就语文,让语文走向生活。有教师在执教《成吉思汗和鹰》最后一个环节时,找到了文章的最后一句“不能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然后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而著名特级教师张伟在执教时则在在课内拓展阅读,补充了《误杀爱犬》《钉钉子》两篇文章,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胸襟,丰富了他们的体验和经历。让我们领略到了什么是宽泛的语文和思考的课堂,在学语文与学做人的完美统一中,学生的思想意识逐渐升华。当然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如果平时的课堂教学,没有听课者的情况下,我们或许会放开胆量,信马由疆地自由发挥一番。但是,如果我们是带着任务执教公开课,那么我们还要聆听业务部门那些“权威们”的谆谆教诲,我想说,有时候,做课的老师真的很难,不仅是两难,甚至是多难,因为,有时候听课者的意见都是互相对立的。此时,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清醒地认清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可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坚持的呢?我想,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让语文走向生活始终都是合情合理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应当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教师应当创设恰当的情境,唤起学生沉睡的记忆,让学生已有的与当下学习相关的生活经验进入到

课程学习当中,让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作者的直接经验对接,使学生在比较、鉴别、发现和感悟中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冲破教参的囹圄,打破教材的局限,合理适度地拓展和延伸,将结构化的以符号为重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自然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的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这样,才能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的富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

在这个所谓浮躁的今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的播种,精心的捉虫,满怀信心的等待果实盈满枝头的时刻!!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三

在为时三天的赛教活动中,我领略了来自全省各地市优秀教师的风采,收获颇丰,特将几点建议书写如下:

一、语文老师要有功底

语文老师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肩负着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语文课堂更是传播文明,启迪性灵的圣殿。在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当代中国,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一座灯塔,为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应该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感知艺术的光华;应该开启一双慧眼,让他们明辨真、善、美;应该唤醒一颗心灵,让他们不再懵懂、不再困惑、不再麻木,成为一个热爱国家,尊重生命,志趣高雅的现代文明人。

基于语文教育“培养塑造人”的使命和任务,新时代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老师不应是一个照本宣科、喋喋不休的教书先生,而应该思接千载,学贯中西;既要满腹经纶,又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既要有对传统的痴爱与坚守,又要对当下有着新锐的思考与认知。简言之,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内容、有想法的人。

生命的内容源于积淀。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语文老师上不出一堂有深度的课,一个思想平庸的老师也很难点燃学生的激情。语文老师要把自己从某些重复无效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解放自己也就是解放学生),多读一些书。古人云“功夫在诗外”,不妨读一些杂书,都是大有裨益的。读史可以让人睿智,哲学书可以让人深邃,文学作品可以让人洞察人性而通明豁达……人类文明的结晶从多方面充盈着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些都可以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唯有如此,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语文老师才是坚定的、自信的,因为他们的足下,有坚持的土地,是深厚的文化之根。

二、语文老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美育。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美。语文之美,除了文本的意蕴,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师的课堂语言。语文教师是汉语言文字的使用者和示范者,更应该展现语言在传递信息上的准确与凝练,在表达情感上的艺术美与感染力。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四

(一)别丢了基础知识

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要讲解一篇文章,往往喜欢带领学生欣赏文章的情节结构,艺术特色,给学生讲修辞的运用,悬念的设置,讲人物的性格,事物的特征.......好像这些才是”技术性”的知识,而往往忽略了或不屑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认为那是小学阶段重点学习的东西.其实,小学阶段仅仅是个开始,而大量鲜活的词汇还需要继续积累,易混易错的常用字词还需要我们继续引导学生去辨别分析,诸如字的音形义,词的词性词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短语的类型特点,简单单句的句子成分,二重复句中用来区分关系的关联词,以及病句的修改等,都应该系统的做一些讲解.但因为许多老师有急功近利思想或单纯应试思想.认为我省的中考已经多年不涉及此类问题,所以总在教学中大胆弃舍,但实践证明,规范的语法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益处多多.近几年来我们的中考命题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在考卷中有所体现.而很多考生在中高考试卷中基础知识部分丢分严重的现象,也反映出我们基础知识教学环节的薄弱.也许有些东西中考不会直接涉及到,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时间长了,扎

实的基础知识的隐性作用和长效作用就会凸显出来,它会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项训练活动中举重若轻,,大受裨益.

(二)别丢了教材内容

好多年了,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因为遵循稳定原则而保持格局基本不变:古诗词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后来又增加了名著考查,基础知识考查和综合活动能力考查.但有两点是不变的:文言文总在课本之内,现代文总在课文之外.这就又使我们的一部分语文老师有了自我调整的教学方案:文言文和古诗词我就重点讲课程标准上列出的各版本都共同选入的,即我们常说的文言文16篇和古诗词34首其余的一律不再讲解分析,尤其是在初三复习阶段.而现代文阅读则更是自由灵活,因为知道绝对不考原课文,就大胆省而略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我认为这实在是舍本求末之举!

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诵读学习是让我们的学生多多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用以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初中三年里,各版的语文课本里都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名篇佳作,让学生在记忆力旺盛的青少年时代多多诵读,其实是给了他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不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况且积累多了,阅读文言文欣赏古诗词的能力自会提高.所以我们不主张只圈定16篇34首.但是我们冀教版的现行教材,不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没有讲读与自读之分,如果都细细处理,任务量的确又很大,怎么办?我的办法是,每一单元中重点讲解一篇文言文和一篇现代文,其他的都以阅读文训练的形式来处理.

文言文重点抓住精彩段落或句子,让学生认真诵读,根据以前所积累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然后老师再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学生对作品理解深刻了,精彩段落或句子的背诵也就不是大问题了.现代文则按三分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四分法(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分类定位,归纳每一种文体常见的问题及解题的思路方法,课本里的典范文章如果精析细讲,确实可以收到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明文有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议论文有吴晗的《谈骨气》,记叙文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说有契诃夫的《变色龙》,诗歌有余光中的《乡愁》,散文有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并作出完整的答案.老师只做适当的补充.这样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从方方面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字的音形义到词的感情色彩到修辞方法到篇章结构到景物描写到人物性格到故事情节,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内容到论点论据论证„„学生在出题答题的过程之中,消除了出题的神秘感和做题的紧张感,锻炼了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提高了阅读水平.当然,老师要善于总结归纳,让学生学会做”这一类题”而不是“这一道题”.总之,踏实而系统的学习,比抛开课本让学生盲目而散乱的去做大量粗制滥造的课外阅读题,效果要好的多.

(三)别丢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无论做什么事情,自主总比被动的效率高。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寻疑解疑答疑的效果,确实比老师在黑板上一味的填鸭式讲解好的多.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比师生单纯的一对一问答式启发教育效果也不错.但我们做老师的有时候就是放不下一颗拳拳之心呐.总认为那样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好多问题就自己包办着一堂课讲下来了,尽管讲的旁征博引,声情并茂,但台下的学生并不领情,有的甚至已经梦游周公去了.其实,我们做老师不必这样辛劳,但这需要技巧.上一堂课之前,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巧妙的设计问题,课上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生自己悟出的道理和方法,印象深

刻,一辈子都不会忘掉,当然,这需要老师在课下的功夫做足.这叫课下以劳待逸,课上以逸待劳,别舍不得,试试看,说不定学生会在课堂上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奇和惊喜!

(四)别丢了情感教育

以前我们常说德育教育,但我总认为用情感二字涵盖的范围更广,它包括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情倾向,个性发展,道德品质,气质修养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在这一点上,语文课是当之无愧的阵地和前沿.想想看,还有哪门课能像语文这样,优美含蓄的凝练深刻的蕴藏如此之多的至真至善至美啊!

但我们往往一上课就是新旧知识的联系,考试范围的划分,重点难点的分析,大题小题的罗列。我们往往忽略了,没有了情感的滋润,语文课堂就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拣麦穗》里纯纯的人性之美,《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成长的忧伤,《晏子使楚》的智慧雄辩,《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忠肝义胆,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杜子美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精美的文章总有唯美的思想,我愿语文课成为孩子们真善美滋长的第一课堂。

(五)别丢了写字教学

我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书写能力是真差!说实话,有时我看着收上来的学生作业,看着看着我的脑袋就大了。为什么?又脏又乱又难看!我再统计考卷中他们 的作文分,字脏的基本上是二类文以下。

学生书写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小学基础没打好,比如作业太多没时间练,比如网络时代键盘输入的普及„„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做语文老师的不重视。我认为每周设一节写字课很有必要。现在国家很重视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已经准备为学生的书写定级,不管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我们语文老师最起码都应该教学生一笔漂亮的硬笔字。

还有,对我们的学生,别丢了耐心,别丢了热情,别丢了大语文教学的环境;别丢了公平,别丢了公正,别丢了那几个所谓的后进生„„而对于咱们自己,别丢了对专业的认真,别丢了对工作的热情;别丢了不断完善和充实,别丢了不断提高和进步;别丢了跟同事们交流的习惯,别丢了向同行们学习的每一个机会!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五

小学”只有与“大学”相统一,语文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大学

只有以“小学”为基础,语文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育人的作用。语文素养就是在“小学”与“大学”的统一和融合之得到发展的。

小学”与“大学”的圆融

崔老师把语文教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种形式,我是赞同的。从90年代的过分强调工具性而讳言人文性到突出人文熏陶忽略工具性,语文教育终于再回归到落实人文熏陶与语言训练的统一的大道上。何为“小学”,何为“大学”,崔老师的定义也是基本全面的:“通过感悟,亲近作者思想,体味作者情感,提高思想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是‘大学’。识记字词,掌握语法,熟悉文章的写作规律,这是‘小学’。”我想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崔老师所讲的有所补充。

小学”不可丢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其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包括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来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我们在为一些年轻教师在考试的压力之下所作出的要扎扎实实地夯实语言文字基础而担忧的同时,必须明确:语文,就是要乘着语言文字飞翔!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但是,丢掉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素养便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都不敢在语文课堂上讲基础知识,阅读教学时都不敢归纳中心、分段。其实,阅读教学只有以本为本,才是根本。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不能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不能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的理解。当然,我们要让学生在品位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只需要读懂文章内容,明白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什么景、什么人,表达了什么思想,再进一步有所感有所悟就可以了。而课堂阅读教学,不但如此,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习作,以及做这些的方法与习惯。课文是编者为学生精心挑选的“范文”,它承载着这么多任务,因此,阅读课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文章内容上,它真正的功能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祖国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头)的能力。课文是源头,让学生在清澈的源头中打下扎实的基础,是语文老师的职责。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我们所给予孩子的,就是帮他们发现语言这件表达世界外衣的美丽,喜欢它,并让它逐渐成为手中日趋熟练的理解和表达工具。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因此,“小学”还有它母语的特点:一是这一过程中要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生活处处时时都可以学习母语;三是应该以语文实践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大学”不可少

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但长期以来,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不准,造成了人文价值的失落,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不爱学习语文、语文教学低效多耗等问题。

“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理解,以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经过综合、梳理,总目标归纳为十条,这十条并不是随意排列的,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五条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这样,在课程目标中准确而恰当地落实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课程性质的定位,也保证了语文课程思想性的地位。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包括三层意义:第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二是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第三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

长期以来,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即使在很多优秀的课例当中,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下,是教师对学习主体的漠视,是教师自我风采的展示!课堂气氛较以往变得喧嚣热闹了,以为这就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以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程的挖掘,而这种抛开语言文字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是虚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表现。所谓“小学”与“大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小学”又哪来“大学”?语文是融合了“小学”与“大学”的学科。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不可丢掉“小学”,亦不可舍去“大学”。 “小学”与“大学”的圆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也就是,在“小学”与“大学”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

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小学”只有与“大学”相统一,语文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大学”只有以“小学”为基础,语文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育人的作用。语文素养就是在“小学”与“大学”的统一和融合之得到发展的。

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小学”,后一个维度体现“大学”。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小学”与“大学”统一的体现。因此,我们不可以将“小学”与“大学”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即使同一堂课,“小学”与“大学”也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共生共存的。

具体到操作层面上来讲: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小学”与“大学”相融合,何谓两者圆融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小学”与“大学”,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问题都应当成为教师思考的关键。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六

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

作文问题是我们语文老师心中的痛。不得不来关注,回避她就是回避我们的语文教育生活。我从事语文教学20xx年,对于作文的认识经历了从惧怕到茫然到摸索到从容到本真的不断求索的过程。那还是说说我们心中的痛吧!!痛定思痛,趟出路来,继续前进。

作文问题是我们语文老师心中的痛。不得不来关注,回避她就是回避我们的语文教育生活。我从事语文教学20xx年,对于作文的认识经历了从惧怕到茫然到摸索到从容到本真的不断求索的过程。

那还是说说我们心中的痛吧!!

痛定思痛,趟出路来,继续前进。

自己和学生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到头来,学生的作文成绩还是平平。我想,这里面有一个考场作文和性情作文的区别问题。考场作文,在现今阶段还是衡量学生作文水平的唯一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写出规范考场作文的能力(这还是我说的行动上要妥协的例子)。性情作文,就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就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再现,只可惜在现阶段这样的作文在考场上是不受欢迎的。实际上我们语文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培养学生的性情作文上了,学生确实是才思敏捷、思如泉涌、措万物于笔端,但你不要忘了这一切都不是规范的考场作文,这样的作文是不会得高分的。

痛定思痛,在最初的阶段,要扎扎实实培养学生规范考场作文的能力。 每周一篇作文写作,每周一篇周记练习,每周几篇阅读摘抄,一对一地面批,学生作文水平提高还是收效甚微。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我想这里面有一个输入和输出的问题。学生读书材料来源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如此多的作文训练,哪有那么多的东西写出来,这也就是无源之水必定枯竭的问题。

痛定思痛,在低年级要高度重视学生读书涵养,要和学生一起读书,必要的时候,还要一起背书。我一直对美丽的文字充满感激,我常常将这种感激与学生一起分享:(下面的文字,是我和我的每一届学生背诵的)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可能我们存在这样的认识:既然是考场作文,当然是规范下的大一统了。你有没有想过,作为阅卷者,你也会对100多份千篇一律的文章“呕吐”的。那么,如何做才能百花齐放。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让学生从政治的言语中逃离出来,让学生从不由自主地集体话语中突围出来书写带着个人标签的文字。当然,这还是在规范的指引下:

学生的作文细细翻阅,逐个分析。

你要看你学生的作文是不是还是儿女情长的喋喋不休,校园颓废情感文学的絮语;

是不是还是科幻魔法的大比拼,星球大战的虚无世界;

是不是还是环保批判小河污水,教育批判减负的空洞的叫嚷;

是不是还是课本的翻版和摘抄;

是不是还是别人的语言、别人思想的落脚地;

是不是还是某种莫名情绪的乱无章法的表达;

是不是还是杂草丛生一看生厌的潦草表达;

是不是还有所谓人云亦云的“道德文章”而无半点的个人情感。

如果,我们学生的作文就是上面所列举的类型。那么我们教师必须引导他们改变。要彻头彻尾地改变。取而代之的是:

为人生的写作要的是深度和思考;

为生活写作要的是情真意切和娓娓道来;

为人文的写作要的是独特的思维和角度。

这种改变必然是锥心的痛,刮骨的痛,但我们可以告慰的是我们的学生如果冲破自己给自己筑起的壁垒,迎接他们的必将是广阔的原野和快乐的旅行。 作文主要的目的在于考察写作者的自由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人文精神储备情况。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受那些华美语言的影响,而忽略了文章思想的传达!那么,不妨教给我们的学生

写作的原则:别人无,我独有;别人有,我精细(细节);想别人不敢想;新奇独特见解独到而符合常规。

别人笔下的学生情感琐碎的描述,我不写,我的选择是将视角转到人生、社会,尤其是有价值,有思想的人生,痛苦的人生,挣扎的人生,无助的人生,卑微而伟大的人生,独一无二的人生,诗意的人生;社会:我们可以去抒发真善美,

那些阳光奋进的东西,但是下面的东西,你也不能不关注这些,还是那句鲁迅的老话:中国不需要温文尔雅的士大夫,我们需要的是披枪的斗士;也许你关注的东西,理解的有些肤浅或者有些不理智,说那是以后的事情,那是大人的事情。但是,也许到了那时你有了想法,也会有了顾虑,等一等再说的念头,事不关己的想法,会限制了你的思想和手脚。青春的年纪要的是挥斥方酋、书生意气,要的是敢打敢拼。那么就拿起你的笔吧,为你的青春留下一段思考的清泉,沉思的文字,一段值得骄傲的思想足迹。

那么师生一起来关注下面的世界吧:

我们看起来风平浪静,幸福无比的家庭,其实,在生活的里层还有眼泪,巨大的痛苦和悲伤,双亲的冷战和隔代的障碍,毕竟张爱玲说过:“人生,是一披爬满虱子的华丽长袍”。

我们看到的美丽世界;高楼、霓虹灯、别墅、华灯初上、歌舞升平,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但是,世界的构成是多角度的,下面的世界你接触了没有:患病无钱医治的母亲在家无望的等待;某河流域两岸的农民罹患癌症的人数盘升;失学儿童那双无助期待的双哞;城市街头身穿破衣烂衫的乞讨者;下岗的姐妹兄弟在小摊面前陪着笑脸待客------这一切是真实的,是理所当然关注的人生和社会。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惧欢颜”,同样是我们的期待。 我们快乐成长的同时,围绕着我们的不仅是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精神生活的围绕。毕竟,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旅途的长短在于我们思想以及精神的含量和储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仅是父母的叮咛和教师教诲,还有那些故去先人的炳照千秋的精神和价值,还有新时代榜样支持他们的心灵世界,我们应该感知到屈原、李白、杜甫、孔子、老舍、等等在某一个角落注视着我们,让我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是啊,也许还太早,也许看起来过于深沉,但是我们毕竟被鲁迅的:“完美的苍蝇永远是苍蝇,满是伤口的战士永远是战士。”的话语滋养过。 我们在摒弃了父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古训”后,积极地伸开双手拥抱这个世界的同时,不要忘了人心的险恶,多一双明辩的双眸,走稳脚下的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谁不能陪谁一辈子,当你现在所要依靠的所有,一一在你的世界里消失的时候,也希望你能够坚定地在这个世界走下去。

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我把它作为了上面文字的题目,目的在于:让我们语文教师明白,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活的折射。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七

初踏讲台,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想成为一个好老师,但事实是,在经历了最初七年左右的调整磨合和适应发展期后,教师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原发展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小部分人通过再学习、再创造,教学水平得到升华,教学效果出现第二个上升期,逐步成为所谓“学者型”教师,这个比例不高,大约15%;而大

部分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先后开始下降,虽然下降的速度与幅度不同,但一直是平平的“教书匠”,比例在85%左右。于是,天天进课堂,却难以对教学做出深刻的理解与独创性的探索;天天面对学生,却难以走进学生心灵,成为他们人生的导师;天天面对教材,却难以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天天面对困惑,却习以为常,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很好地解决,这成了大多数教师的真实写照。 看到过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踌躇满志地要在三尺讲台挥洒青春实现教育理想的时候,被开学仅两个月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一棒打闷,于是,痛定思痛,立志要狠抓双基,扎扎实实地搞好语言文字训练。我担心年轻的你即将走上的是一条自认为不是弯路的弯路.担心年轻的你仅仅是一个专注于应试的好老师,仅仅是学校考核意义上的好老师。

为什么有些老师沉溺于在“自我陶醉”似的讲课无法自拔;为什么,为什么有些老师热衷于课上天花乱坠的旁征博引„„难道回归语文,就仅仅是语言文字?难道做一个好老师,就一定奔着考试的常胜冠军努力奋斗?

诚然,在这个教育被异化了的时代,教育,被赋予了太多与之并无多大干系的社会的烙印,涂抹了太多功利的色彩。但是,如果你还心存那份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对教师职业的许多期待,对语文的些许眷恋,对学生深切的期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么,你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平庸的语文教师,一个语文教育的专家。

也不要忘记了,在张扬你的个性同时,一定要遵循教育的共性。换言之,在你无拘无束地邀领你的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天地遨游的同时,你还必须有一双坚实的翅膀。这翅膀,就是语言文字的基础。因此,我们提倡的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飞扬。

打造精品课堂,夯实语文双基,注重能力培养,彰显学生个性„„语文老师,你要做的还很多。语文老师,你很累,做个好的语文老师,其实很难。

我衷心地希望,在教学之路起始的时候,不要迷失了,不要盲从了„„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八

尊敬的所有语文老师:

以下是鄙人的一些建议,可酌情参考:

第一,老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学情来确定、调整教学内容。如果一个班的学生,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怎么办?可以尝试复式教学法,先给这个阶段的学生讲,再给另外一个阶段的学生讲。老师一定要记住,你们是要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不能反过来让课堂、让学生驾驭你们。

第二,学情至少可以分为三类:重点学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如果你教的是重点学校,重点之“重”在什么地方?重在一定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开展逻辑训练,注重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等。

第三,老师始终要明确,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教材当中有许多关于动物、植物或者景物的课文,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在作者笔下,这些动物、植物、景物如何美,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表现这些美。语文老师不是生物老师、美术老师、思想政治老师。

第四,几乎所有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有精讲和略讲之分。老师讲任何一篇课文,首先要辨别是精讲还是略讲。精讲的一定要讲透,略讲的点到为止,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是一个基本规律。如果讲课文不分详略,都用同一种方法,那是违反教育规律的,编教材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有所参考。

第五,语文老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明白学生需要什么,该如何教给他们,而不是总埋怨学生水平太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没法儿教。

第六,深文浅教,浅文深教,是一个永远的教学原则。不怕有深文,也不怕有浅文,如何深、如何浅,关键看老师如何驾驭,如何判断,如何紧密结合学情。建议教深文抓住一个或两个知识点,讲透、讲足,千万不要散开式地以深讲深。

第七,分析课文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一篇课文需要挖掘的东西特别多,老师们要学会抓重点,坚持“一课一得”原则,不要面面俱到。

第八,千万不要认为讲得深就是深刻,把一点或两点给学生讲明白、讲透就很好。现在很多老师觉得,要把课讲得很深,引经据典,才能体现老师的水平。中小学语文课不需要引经据典、不要讲得太深,除非是教重点实验班,而且是文科重点实验班。

第九,特别建议老师们在讲课时要注意文章体裁,至少要注意文学性体裁和非文学性体裁的区别。文学性体裁一定要以情为主,要情浓意长;非文学性体裁一定要以线索为主,要思路清晰。当然,无论是文学性体裁还是非文学性体裁,都不能离开语和文。

第十,建议老师把自己的课堂减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不仅是老师讲,还是学生学,老师的话越少越好。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说话、写文,谁能把学生表达的欲望“撩拨”起来,谁就是好老师。

第十一,千万不要以为语文想怎么讲就怎么讲。语文课不是随意开放的,有自己的原则、规律和方法。最基本的原则、规律和方法,就是不能离开语和文。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九

亲爱的语文老师:

曾老师,您好:

这个暑假,我在网上找到一个绿色作文网,叫“作文网”。它是教育局办的。网站的特点就是师生互动,各叙己见。只要你把作文投上去,大家都可以帮你点评打分,你也可以帮别人点评,就在这热热闹闹的环境中,使我收获不少,也爱上了作文。

而且,我觉得在这个网站,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小学生,他们的作文水平都很高,又是一个非常谦虚热情的群体。为什么在这儿,同学们都那么热爱作文呢?更可贵的是,他们的作文都写的非常自信,就像在玩儿似的。不像在我们班里,有大多数同学都害怕写作文。就算被逼而写出来了,也只是几句千篇一律的话,构思不新,语句不新,题材不新,几乎停留在二、三年级的写活水平上。这怎么是好呢?

我觉得学生只靠老师平时布置的课堂作文是不够的,写作文是靠博览群书、细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我们多写多练,特别是要培养同学们对写作文有兴趣,要让同学们自己主动想去写,让同学们有感而发,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水平。所以,我想提个建议,是不是我们班也可以成立一个作文兴趣小组,比方说“绿太阳文学社”之类的。

但是,我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胆子小,组织能力差。所以希望曾老师能够帮助我成立这个小组,让爱写作的同学们都来参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大家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然后让同学们把作文投到小荷网上去,让同学们结识更多的作文爱好者。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提高我们班的作文水平。

曾老师,不知道我的建议是不是切合实际,请老师决定。

你的学生

20xx年9月20日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十

亲爱的语文老师们:

作为教师的责任在于:确立自由精神的教育观,培养有自由胸怀的民主主义下的公民,并以自身作为表率。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是什么?简而言之,培养思想上自由的文化人,培养行动上妥协的公民人。

语文教师只有转变思维,才能走得更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同样,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行为。对于语文是什么,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都能说出个一二来,我们也许正陷于语文到底是什么的争论中,我们也许在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左右摇摆中。但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你有没有想到:我是语文教师,但我首先是一个教师,那么教师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教师首先是引领者。知识的传授,其实是末技,而学习方法的习得、习惯的养成、思想的引领是最为重要的。从这个意义出发,作为教师的责任在于:确立自由精神的教育观,培养有自由胸怀的民主主义下的公民,并以自身作为表率。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是什么?简而言之,培养思想上自由的文化人,培养行动上妥协的公民人。 思想上崇尚自由,即必须在思想方面敢于怀疑,勇于批评、坚持独立的思考,并对于不同的学说有尊重心,养成民主式的思想习惯与治学态度。对于不同的学说与主义,学生都应该彻底了解,决不能以教师的学说为唯一。在众多的学说面前,然后自己做一番分析,由自己的反复思考能力,从独立自主的观点,加以选择,如此方能免于盲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自由思想的人。

行动上必须妥协。妥协不是抛弃自己的思想追求,而是在行动方面必须使受教育者养成尊重异派存在的态度,必须学会协调、合作、折衷、让步,乃至严复所说的“屈己以为公”。

既然我们明确了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那么,我们如何来行动,如何在行动唤起大踏步走的冲动。不妨,你可以做以下的尝试:

1、 不断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所教给学生的东西未必是“真理”。

无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工具性见长、人文性见长)千万不要认为:你所教给学生的是唯一的真理,是千真万确的定论。所以,你不妨告诉你的学生,老师所讲得未必是真实。教科书上所说得未必也是真实,作为学生所要做的,那就是:多一双明眸擅辨的双眼,在慧眼的基础上,善于用“第三只眼”来看问题。

2、 把问题放在更大的时空坐标中来思考,力求给事物以真实。

这个问题是以怀疑和争辩作为基础的。比如你在讲授《杨修之死》时,千万不要认为教学参考书上所认为的“杨修最终被杀,是因为它卷入了曹家的家庭事务。”这样的分析是千真万确的。你可以不妨这样启迪你的学生,“同学们是否同意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不同意的话,请说出你的理由”。这样的一个怀疑,这样的一个争论,不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吗?不就是培养学生的自由之精神吗?不就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吗?如果,还是以教学参考书为“真理”。那么,作为教师的你,只是一个“工具”而已,那么你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不知不觉中变成的“奴化”的人。我们当然不希望看到:我们语文教师一个个变成“工具”,我们的学生一个个变成了“奴化”的人。那么,就从多一份怀疑出发,你越来越会发现,事情并不是如谁所说,你会更加接近真实。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十一

尊敬的所有语文老师:

在你无拘无束地邀领你的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天地遨游的同时,你还必须有一双坚实的翅膀。这翅膀,就是语言文字的基础。因此,我们提倡的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飞扬。”

那么,我们所认为的共性是什么?如何才能在共性的基础上做到个性的张扬?其方向在哪里?

我认为:认识共性的问题,也就是认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多年来,人们对于这个问题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争论过后,各人还是教自己的书,还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陶醉地舞蹈。有的,教学成绩好但缺少反思,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适合学生的,几十年就这样“无畏”地走过;教学成绩一般不得不反思的,拘囿在自己的圈子里挣扎,挣脱而不得解。到底语文教师应该走哪一条路?哪一条才是我们的真路?今天的专家这样说,明天的教授那样说,我们真的无所适从了,于是,到最后就作罢了,还是觉得自己的路最适合自己了。

这样的焦灼和因此所养成的“无所谓”的态度,占据了我们语文教师的心。但是,在我们的内心,渴望变革,渴望走“正道”的希望从未熄灭。我们在反思,我的教学是不是走歪了;我们在忏悔,我的教育是不是“非教育”的。是啊,我们是该全面反思和忏悔的时候了。反思的方向在于:我走得或快或慢,但这是一条背道而驰的路;忏悔的方向在于:在自己的田地里,做的是“不得人心”的所谓“好事”。

那么,在这里我坚决地提出:只有认识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才能解决如此多的弊病。那么,语文是什么?在我看来,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不要陷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论争中让自己无所适从。一线教师自有我们自己的理解,语文就是两种认识,你说的语文是小语文还是大语文,我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在大语文观认识的基础上,语文其实就是三个语词:“文字、文学、文化”。文字,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这需要像考据家一样仔仔细细不得马虎;文学,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田地滋润和熏陶,培养书卷气,在这里,要的是涉猎和碰撞;文化,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要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来解读,来品味,来判断,来接纳,来创建,在这里,要的是交融和碰发。

解决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就要扎实地前进。我们不妨把语文教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部分。通过感悟,亲近作者思想,体味作者情感,提高思想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是“大学”。识记字词,掌握语法,熟悉文章的写作规律,这是“小学”。“大学”教学应舍弃一切条条框框,彻底摆脱匠气,或作慷慨激昂的演讲,或创设如临其境的氛围,或民主平等的讨论,以融动心灵为目的。“小学”教学则应如学者一般,仔细辩析,认真分类,全面总结,以准确运用为目的。两种课程分清,合理安排,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我想基于以上的实践,我们所提出的:要给学生一个好的分数,进入高一级学习平台;要给学生一个思想的天空,进入一个思想的境界,是能够实现的!!

解决了共性的问题(在单位获得了一定的认同感),那你就可以在共性的基础上尽情地和你的学生飞翔了,我们知道,这个飞翔叫“张扬”。张扬有度,张扬有法,张扬有果,这样的张扬那就是个性。个性的个体多了,语文才称之为语文。

张扬有度: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通病,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以前是强加于学生教参的观点,现在是强加于学生自己主观的想法,殊不知这样的倾向是极其危险的。危险在于,你可能给学生带去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宣泄,而不是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给学生一个思想自由的天空,而不是把你的思想和做法强加于学生的身上。让师生在自由思想的天空下,汲取一切人类文化的成果,在不断探求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的启迪。

张扬有法:一切文学都已经失去了她存在的现场。我们语文教师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必须信一种他人对文章的解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文学活在当下。简而言之,那就是要链接生活。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字里行间参透当下的人生百味。也许,你要说:人生百味,学生尚且过早。过早的给学生一些灰色的东西,不利于他的成长。但我始终坚信:只有接触真相的人,才越来越坚强。也许,你要说:那么深奥的东西老师都接受不了,学生能接受吗?我说能!!!其实,你说出“不能”的根由还在于:你所认为的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教师永远比学生能在作祟而已。在这里,我还是恳求各位老师,其实学生比我们更优秀。我们不能拿着我们仅有的一点知识横亘在学生求知的路上,这样做就是扼杀。

张扬有果:课堂张扬了,气氛活跃了,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了。但是在这里,不要融洽过了,否则就成了随便。我们不学那些“以学生的怕老师赢得课堂的敬畏”,我们要力求:让思想使师生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有了思想的交流,有了沉静的课堂做基础,那必须有“有效的果”做结,才是完美的。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上,我们做到了个性的张扬但是学生所谓的成绩平平,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我想:你所认为的个性张扬,只是你教师个人的个性张扬而已,课堂上,根本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参与。这样的课堂,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在你的潇潇洒洒中变成附属。你总认为,他们的成绩肯定会好的,殊不知,大相径庭。那么,在这种焦虑面前,我们要做的是:个性张扬的目标是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妨,可以和学生一天背一段优美的文字,取消读书笔记;不妨,可以和学生隔天背一首课外诗词,取消周记的写作;不妨可以和学生两周一次背一些文章的好题目,取消写作提纲练习。所有这些不妨要指向教学实际。优美的文字,可以用在哪一类的作文中;课外诗词,可以做哪类作文的大小标题等等。实际上,还是我在第一条建议里所说的:我们追求思想的自由,而行动上要妥协。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5条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作文篇十二

又到一年毕业季,众多年轻学子从大学校门走出,奔向各地学校的三尺讲台。没到此时,不由得让我回想起第一次上课的情形,那情形真的是终生难忘。十年教龄,让我领略到了语文教学的酸甜苦辣,积累下一些感想,写在这里,算作给新语文老师的一些建议。

胡适先生说过,语文最好教,也最难教。是啊,在现在整个应试教育看分数的大环境下,学校、家长、学生大多关注的是数学、外语、理化生的成绩,对于语文学科,普遍不太重视。在课程安排上,语文课的课时已经远不及数学、外语,如果你到补课班去看看,补语文的也是最少的,但这些现象绝不代表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很高,恰恰相反,你会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很多奇葩的问题。人们的普遍不重视,导致语文老师在学校及社会都很没有地位。然而语文这一学科往往又最容易受到别人的责难,比如孩子的字迹差,素质低,都有人从语文这一学科找问题,每年高考作文一出来,也会引发全社会的大讨论,这阵势,不亚于对春晚的关注。因此有人戏言,上辈子杀过人,下辈子教语文。作为新语文老师的压力和担子不轻,看过上面这些,你还要坚持做一名语文老师的话,那我们就应当努力做到:

一.和学生情感保持良性沟通。老师们常说,一个学生如果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加倍的喜爱这个学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你身上有天然的亲和力,学生容易和你亲近,你要利用好这个条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过要注意,你是他们的老师,一定和学生要有一点点距离,有些时候管理还是需要教师的威严的。在较快的时间里和学生情感沟通,除了需要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修养外,多参加一些学生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上课你是个老师,用知识赢得他们的尊敬,下课后你是他们的朋友,参与他们的一些体育活动,也一样可以赢得他们的尊敬。

二.认真准备上课内容。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认真准备上课的内容,语文老师的肚子应该是个杂货铺,上课你可以不面面俱到的讲,但你什么都得准备到。语文是以人文性和工具性为基准的,理清上课思路,分清楚每堂课的重难点,这是语文老师必过的一关。设定课堂目标,让学生有一定目的性;补充一定课外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性,同时尽量不冲淡课堂主体知识;调节教学节奏,分组讨论是个不错的办法;每堂课要努力创造亮点,个别课应努力让孩子笑出声来。总之,在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让语文课堂不乏味,多变化,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

三.上课板书要工整、规范,有一定的设计。语文老师有一手漂亮的字,本身就会让学生敬佩,这个是硬功夫,是语文老师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板书要有一定的设计,字迹要规范,字可适度大一些。有些老师板书很随意,找个地方就写,这是不对的。板书分为主板书(黑板中间部分),附板书(黑板左右部分),我个人习惯中间写课程重点、课文脉络,左侧写目标和次重点,右侧写复习内容和课外知识。板书的设计,反映你整个的教学思路,应当重视,而新老师常常忽视。

四.上课时发音整体上要清晰、洪亮,语速适中。不过教师也不能总是很大声讲话,会让人产生疲惫感。所以,教师发音也要注意强弱、轻重、缓急,特别是在上课中途(15-20分钟),学生大脑会有些疲惫,这个关键时间段,教师应当把握好,可适度用声音调整学生听课状态,当然也可以设计些问题,调整学生听课状态。另外,语文教师上课时要规范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去读,老师可以给适当的指导,但不可包办,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语言的美。教师可以采用领读,单个学生诵读,男女生分开读,多个学生诵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让学生领悟文本,培养语感,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协作的快乐。没有读书声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要让朗朗读书声与学生相伴。

五.上课的教学姿态庄重。老师们平时常常忽视自己的教姿教态,有几种姿态需要注意,手插在兜里,或双手抱肩,或双手拄在桌子上,这几种姿态平时老师们不太注意时就会这么做了,不过这样确实不好,特别是最后一种,一定不要做。老师不要把自己定在讲桌上,教师每堂课一定要到班级过道里走动,我个人认为,老师一堂课要到学生中走动至少两趟。这样做好处有很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调整学生的听课状态,看看他们在听吗,在记吗,能发现很多问题,益处很大。

六.做好课后辅导。语文老师不一定每天都要留作业,但是每天得让学生们阅读。阅读,最好是鼓励学生们读整本的书。谈起读书,语文老师本身得爱读书,读好书,读书本身就是丰富自己业务水平的手段。语文老师可以订阅一些文学类期刊杂志,例如《读者》、《读书文摘》、《语文建设》、《收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等。如果条件允许,师生可以共同组建图书角。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上课可时以适当的提及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可以给学生印发一些好文章,课下推荐一些好书给学生看,然后开节阅读讨论课,对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文章和书籍,组织学生们分享读书感受,使语文教学从教材延展到课外。

七.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听说读,最后要反映到“写”上。不但考试要考,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水平的验收点。一个学生如果写的水平很高,其他方面就不会太差,不然,古代科举制度就不会一篇文章定终身了。同样,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现在的学生作文问题最大,首先是学生不爱写,其次是写的内容往往是假大空。我们在这里不追究问题出现的内在原因,主要是针对这种问题指出解决的办法。

学生的阅读量,我们之前已经提到了,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老师只需要简单指导,点到为止,主要是鼓励学生表达,坚持每周要求学生写周记,于此同时,老师要写下水文,感受学生在写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写作。最后点评学生优秀作文或者语段,鼓励学生下次创作。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然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写作历程,总结写作经验,使之不断提高。

一位语文界老前辈曾说过,他五十岁之后才知道如何教书。我正奔向不惑之年,自身的水平有限,不过,既然作为语文教育战线的一份子,我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能越来越好,我要尽我的一份力量,发出我的声音,希望对年轻教师有一丁点帮助,谨以此文与那些想把语文老师做好又不想误人子弟的老师们共勉。

标签:2023年 语文 老师 建议 5条 作文 12篇